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月11日上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寿县工作坊揭牌仪式在淮南市寿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此次活动既是高校资源下沉地方、赋能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更是推进“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美育领域落地的重要举措。


揭牌仪式上,校地合作与专家赋能环节依次推进,彰显了多方协同传承文化的坚定决心。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主任尹沧海与中共寿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王宝琦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将在书画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展览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随后,尹沧海教授与中共寿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景练,寿县副县长王素苗,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李国山共同为寿县工作坊揭牌,标志着校地携手传承书画文化的正式启动。

为强化工作坊的专业支撑,活动现场聘任寿县美协主席顾振宇、寿县文化馆副馆长赵勇、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王炳君、安徽八公书画院院长把宗鑫为基地顾问。尹沧海教授为四位顾问颁发聘书。四位顾问均为寿县书画领域的骨干力量,其加盟将为工作坊注入本土化的实践智慧。
尹沧海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中国书画传承基地的建设单位,始终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基地成立以来,已联合北京、河北、内蒙古、安徽等多地搭建传承平台,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组建校级联盟,通过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美育培训等形式,推动书画文化进校园、进社区。他强调,寿县自古以来崇文重教,是全国知名的“文化之乡”“书画之乡”,寿县工作坊的设立,是基地深化“校地协同”模式的关键一步,未来将聚焦“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思维的书画人才,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此次揭牌仪式的圆满举行,不仅为寿县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更搭建起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新桥梁。未来,随着工作坊各项活动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厚植文化根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校地协同”的示范力量。

随后,尹沧海教授为寿县人民带来了一场题为《关于写意——我的绘画创作历程和创作体验》的学术讲座。尹教授结合自己创作的百余幅书画作品阐释写意理念和创作体验。他指出,写意是中国书画核心概念,兼具创作状态与作品特质。从美术史看,写意画理论可溯至唐代王维,实践范例则始于北宋苏轼、米芾,至明代徐青藤、陈白阳达到高峰。
尹教授强调,这对于艺术家来说,追求写意就需要摆脱束缚,可以自在的进行创作,表现一个完全自由的自我,先秦美学概念“解衣磅礴”是这种自我状态的完美诠释,作为创作者的主体只有如此,才能与客体在更高层次实现“自然而言”的自由状态,达到主体内在状态的外在流露。
最后,尹教授耐心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持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现场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