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艺术的存在根基和表达对象,技术使物质成为创作工具,使之与人的情感思想发生关联,进行创作。技术和物质不仅仅是形而下的元素,更是形而上观念呈现的基础。11月26日,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举办第四届美学与艺术学青年学术工作坊线上学术论坛,以“技术与物质:中国艺术形上学热点问题”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青年学者,围绕艺术中的技术与物质问题,通过对古代艺术对物质、技术的改造、运用和思考,挖掘蕴藏其中的思想观念,彰显中国古代艺术的深层内涵和民族特质。
会议伊始,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副教授陈志峰发表致辞,指出了本次会议主题的由来与学术价值,介绍了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的情况与办院特色,并对会议发言表达了期待之情。
第一场对话围绕“早期艺术的状物传统”展开,主讲人是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马草,与谈人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邹芒。马草在《论早期艺术的状物传统》的发言中,质疑了罗樾和缪哲提出的,状物艺术源于春秋战国之交,直至西汉中后期才完成由纹样到状物的转折的观点。他通过对史前到西周艺术品的梳理,认为早期艺术已存在大量的状物图像与造型。状物与纹样之间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共存关系。邹芒肯定了马草的质疑精神,指出其讨论命题的时间段在春秋之前,艺术门类不仅是绘画,还包括工艺造型,与缪哲立足于春秋到汉代的绘画图像有着一定的错位,反映了二者在论证思路上的差异。二人在对状物的理解、状物与文化制度关系的理解有着很大差异,造成了他们在此问题上的诸多分歧。
第二场对话围绕“良渚玉琮”展开,主讲人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路璐,与谈人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志翔。路璐以《良渚玉琮的立体式解读》为题,首先对玉琮的器型结构进行了详尽解析,分析了玉琮表面的神像图像,对图像属性、来源进行了解读。她梳理了龙图像从红山到良渚产生的变化,良渚龙图像的演变,并细致剖析了良渚主神像的编织架构。最后,路璐把良渚玉琮神像与蚕联系在一起,指出二者是内在互通的,呈现了良渚人的重生观——回环往复。王志翔认为,路璐对良渚玉琮的立体式解读涉及对器物、图像、思想等多方面的考察,从方法论角度看是成立的。其报告具有创新性,图文并茂,清晰展现出了红山和良渚文化中龙形象的渊源和变化。他指出,研究良渚文化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图像的解读问题、图像的承传问题和图像材料的使用问题。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任柏桦带来第三场报告《古气候学在绘画鉴定中的具体表现——<闸口盘车图>个案研究》,与谈人是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的马鸿奎博士。任柏桦首先对书画鉴定学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为后面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她以《闸口盘车图》为例,通过对图中植物、气候、酒文化等方面信息的分析,运用古气候学的知识及方法论,辅证了该图的创作年代。任柏桦通过跨学科研究,尝试探索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美术史的可能性。马鸿奎肯定了古气候学在《闸口盘车图》断代上的成功,认为其在艺术研究中具有启发性。马鸿奎提出了两点疑问,一是普遍性问题,即界画不一定都是对现实的如实描述,如何证明这一方法的普遍有效性。二是真实性问题,即艺术的认识功能不一定是镜子式的反映,而可能出现艺术性改写,那么如何平衡艺术性与真实性。
在第四场对话中,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李溪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陈洪绶绘画的“古物”与“古心”》,与谈人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室编辑王小溪。李溪首先对比了仇英和陈洪绶的两幅绘画,认为二者表现重心存在场景与氛围的差异。她指出陈洪绶绘画存在一系列典型意象——古铜器、瓶花、湖石、天然几、眠琴,它们被视为古的表征,构成了古物意象。李溪认为,这些古物是陈洪绶深思熟虑设置的,应视为文人精神世界的象征,是古心的表征,即道家的那种脱离世俗功利、追求逍遥自在的自由精神。王小溪肯定了李溪分析绘画意象内在意蕴的合理性与解读功力,认为提供了一种鉴赏画作思路,并把学术研究与大众艺术鉴赏联系了起来,使专业学术研究能为大众读者接受。王小溪指出艺术研究应做到知人论世,联系陈洪绶本人的经历,认为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促使他在画中建构了一个超越古今的诗意世界。最后,王小溪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即艺术阐释的度,或者说边界是什么?
在会议讨论环节,与会者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互动提问,相关主讲人进行了详尽解答。
最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秦兴华总结回顾了青年学术工作坊四次会议的举办情况。她表示,本次会议主题前瞻,主讲人报告精彩纷呈,探讨热烈。青年学术工作坊加强了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希望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