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弟陈志峰,生于皖北萧县。萧县古称龙城,因代代承袭书画,文脉流长,故有“龙城画派”的崛起于繁衍,借一方水土哺育,文人荟萃又有书画之乡之美誉。
志峰秉性谦和,自幼绘画天赋凸显。稍长,又转益多师。昔时,曾与我有师徒之约。丙子年,志峰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而其时我已从美院毕业有年,因同乡缘故,多有过往,情谊甚笃。
往事如梦,忽忽十余年如白驹之过隙。志峰亦回皖执教多年,因业绩卓著,为该校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副教授。今年又顺利考取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我们又聚首南开,是为因缘际会。
陈志峰的艺术素质全面,中国画、书法、金石、版画,都有所建树。
中国画方面尤其对工笔花鸟画情有独钟,学习传统并非脱离传统,作品力求新意又不失理法,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如《凝寒乍暖》《寒塘积素隐荒溪》等作品就是面对自然与传统的回归及觉醒,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现代的语言。部分工笔小品在没骨法中加入现代因素,很显然是大胆尝试与精心实验的探索作品。这些作品彰显出大气、简约、淡定之美。部分写意花鸟画,能看出他在笔墨语言方面的探索与尝试,有待臻于完善,览者亦能会心。
书法与金石多是幼年的功底,后来进入天津美院学习,对此性趣较浓,曾下过一番苦功夫,也不乏有上乘之作。在版画方面,则是在淮北师范大学教学之余偶尔为之,不料想,却能在全国版画展览中崭露头角。
志峰而立之年复来津求学,察其言,观其行,其勇气与毅力皆非常人。而其与我则是志同而道合,亦师亦友。
开放的南开需要品学兼优的人才,中国书画的文化精神有待弘扬光大。因而我们对志峰绘画艺术的期待便非止于技而是近乎道;非止于画家而同时更兼于学问。南开校训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愿与志峰弟共勉。
2013年 癸巳立秋后于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