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士人生活】主讲人:孙立群 教授 | 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公开讲座第07期

发布者: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7-12-09浏览次数:261

【魏晋士人生活】主讲人:孙立群 教授 | 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公开讲座第07

2017129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南开大学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系列公开讲座”邀请孙立群教授,面向项目学员、南开大学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举办了题为《魏晋士人生活》的讲座。讲座由项目负责人尹沧海教授主持。

讲座中,孙立群教授首先阐述了传统中国的社会性质,提出传统中国社会是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控制整个社会的,一直是一个至为显赫的利益集团,即以“王—贵族”为中心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虽然在不断的变动,但其基本结构却稳如磐石,从无改变,历几千年不衰。在中国,王权至上的社会结构属于“权力—依附”型结构。在政治关系上,在宗法关系上,等级分明,上对下支配,下对上依附。然而,“士人”追求个体人格之自由却是对于这种社会结构的一种反抗。孙教授这样说道:“读书人的发展史,就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历史。”

以人格自由为参照系,孙教授将魏晋以前的士人生活分为三个时期,并加以论述。第一个时期是“游士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使过去受束缚不自由的士,变成了自由的士。这就为当时的士人追求人格的相对自由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第二个时期是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秦汉时代。孙教授认为,秦汉王朝的建立以及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的实施,标志着战国那种思想自由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全国为一人统治,这对于那些喜欢在思想海洋中自由驰骋,又喜欢议论政局实在是一种沉重的压力。秦代的焚书坑儒沉重地打击了知识分子,摧残了知识本身,并导致了官僚统治层的昏聩;汉代的独尊儒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士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认识世界、思考问题了;不能像过去那样发表意见,批评社会了。

孙立群教授指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人生的新追求,对思想科技文化的新贡献,以及在生活中表现出的鲜明个性,成为知识分子史上闪光之处。社会持续动乱,使知识分子对人生观有了新看法。政治斗争激烈则使得士人对于前途悲观失望,又留恋人生,于是生活放荡,饮酒服药,纵情声色,隐居山林成为在士人间流行开来。儒家思想的动摇,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多样化。社会现实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神圣光环,代之而起的是思想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以“建安七子”、“王粲现象”、“竹林七贤”等魏晋士人为例证,孙教授具体阐发了魏晋士人生活“贵适意”、“礼岂为我辈设也”的思想观念以及自我悲剧性心理。着魏晋士人逐渐认识到“自我”,产生了与政治的疏离感,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张扬个性,珍爱自我,行为举止,标新立异,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魏晋风度”。以我为核心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而全然不顾外在的标准,这必然与名教礼法、世俗观念发生冲突。这种自我意识觉醒与外在社会情境的矛盾冲突,构成了魏晋士人的悲剧性心理。

在讲座结束语中,尹沧海教授总结道:如今的部分画家动辄以参加国展、动辄加入美协为目的,参加各种以赢利为宗旨的高研班、培训班,甚至创办私人画会、画院、研究院等种种浮夸现象,反映出当下部分书画家的急功近利,折射出当下画坛中从艺者普遍存在的浮躁问题。魏晋时期是人的自觉、文的自觉时代,是绘画由疏而精的时代。士人可以“宁做我”“适自性”;可以纵情山水间,一任自然;可以“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实则名归,则不求名而名自来。中国绘画风格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孜孜矻矻的持续努力,亦是独立审美人格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