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六题】主讲人:王志耕 教授 | 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主干课程第03期

发布者: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7-11-09浏览次数:167

艺术概论】主讲人:王志耕 教授 | 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主干课程03

2017118日至9日,王志耕教授受邀为“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学员讲授主干课程(三),课程涉及“艺术的功能”、“艺术家的人格”、“艺术家的审美能力”、“成就艺术的机制”、“艺术形象、意象、意境与典型”以及“欣赏与消费及创造与复制”六部分内容,详细梳理阐发了艺术本体、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核心问题。

在“艺术的功能”部分中,王志耕教授将“艺术功能”划分为“原始功能”与“文化功能”两个层面来阐发。其中巫术、歌舞与绘画在“原始功能”领域分别充当了补偿、宣泄、自我实现三种功能;而“文化功能”则可以从“人类镜像”、“道德维系”、“艺术自由”、“抵抗时间”四个方面加以理解。在“艺术家的人格”部分中,王志耕教授从“天性”、“文化人格”两个层面论述了艺术家人格的构成。以柏拉图的“迷狂说”,卢那察尔斯基与列维·斯特劳斯的相关理论揭示艺术家“天性”的构成,并以黑格尔“时代精神”、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舍斯托夫与普罗提诺“第二视力”阐释了文化人格构成的内在机制。

在“艺术家的审美能力” 部分中,王志耕教授以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抓住“本质”的能力以及悲剧的感受力三个切入点论述了艺术家审美能力的构成问题。在“成就艺术的机制”部分中,王志耕教授分条缕析地将古今中外有关艺术家对于美的感受的论述分为“主观说”、“客观说”、“交感说”与“顿悟说”四种加以考量,并进一步阐发了“体验向符号的转化”的基本过程:1先有体验:自然体验是艺术体验的根基2、共鸣情感:体验转变为艺术情感;3、由艺术情感到艺术符号: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王教授强调,符号化能力不仅是技巧,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艺术形式展现艺术情感的能力。

在“艺术形象、意象、意境与典型”部分中,王志耕教授首先介绍了中、西方有关“意象”一词的诸种观点,以之引出“意象”、“意境”与“典型”是艺术形象的三个系统,提出“意象意境是中国诗学的范畴,而典型是西方文论的范畴,并着重阐释了“意象”的美学特征——超越语言、超越形象与神秘性。在“欣赏与消费及创造与复制”部分中,王志耕教授认为艺术消费的产生与市民阶层的形成是相关,消费的形成对艺术也有促进作用。 艺术消费的特征有三:享用性与再生产性的统一;个体多样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现实复杂性与历史多样性的统一。随后,王教授对于“创造”与“复制”加以解读与比较,提出“创造是一个孕生与历史传统之中的基本美学范畴,而“复制则是后现代的概念,其具有标准化、商品化、娱乐化的特点,是针对特定对象、特定感受力的模式化处理,并针对大众审美趣味的模式化处理。“创造”与“复制”的话题激发了学员对于当下情境中艺术的再审视。

课程结束后,王志耕教授回答了项目学员的相关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