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典雅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化传承 ——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举办古琴.书.画雅集活动侧记

发布者: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8-04-02浏览次数:309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雅和精华部分在当代的活态化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已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天命”。有感于此,2018年4月2日晚上,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特举办古琴.书.画.雅集活动。

        出席雅集的嘉宾有: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尹沧海,南开大学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李国山,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薛富兴,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路洪明,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尹枫,天津美术学院吴蕾防先生,以及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徐舒桐、蒯丰、刘弋枫、王陶峰等。雅集由尹沧海教授主持。

        川派琴人、南开大学哲学院2017级美学专业博士生刘弋枫弹奏琴曲《凤求凰》、弹唱琴歌《桃园》,南开大学哲学院2015级博士生徐舒桐弹奏琴曲《鸥鹭忘机》,雅集拉开序幕。古人云,士君子无故不撤琴瑟。雅士明琴理、习琴技、养琴心、赏琴韵,琴是士夫怡情遣性之佳物,更是温养身心、沉潜气质、长养智慧之“道器”。弄琴清心,知音难得。琴是文人心境,上可通乎意境,凡俗莫辨,知音可听。

        薛富兴教授指出,古琴是上古雅乐的核心,“乐与神通”具有沟通天人和合的功能;除伯牙、师旷等琴师外,哲人孔子、庄子也是弄琴的高手,留下了“吾与点也”、“庄子鼓琴”等典故;听琴非止于琴之技,而在琴之味、琴之境。

        李国山教授则从中西哲学的角度比较中西音乐的异同,他说:“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将西方艺术导向追求数的节奏与秩序的和谐,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认为音乐是艺术中的最高门类,一切艺术皆趋向于音乐;中国古人注重生命情感的抒发和精神升华的超验性,以技进道,重礼乐教化,又以礼节情。”

        路洪明教授则指出,以听觉为中心乐感文化塑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思维,在魏晋时期通过玄学转化为书画艺术对“气韵生动”的追求。尹枫、吴蕾防、蒯丰、王陶峰等也纷纷发言。

        最后,尹沧海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说:“中国古人以诗教为核心建构古典礼乐教化体系,‘诗教’是一个涵盖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画、工艺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展演,在通过多感官、深层次的心灵感受和亲身体验中,涵养人心,化俗为雅,以艺进道,中华先民从野蛮蒙昧走向世界文明的巅峰。近代屡次运动,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新时代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天命’,而在对传统文化的选择上当以活态的、典雅纯正的高雅文化艺术为核心,铸造民性,陶冶民风;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群贤毕至,墨客云集,清风明月,松竹振振,酒以助兴,歌以咏志,斯文所在!

        座谈之后,尹沧海教授展纸落墨,倏作变相,万千幻化一一落于掌中,师友宾朋临池,亲身体验丹青之妙。夜市明灯,月满西楼,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