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出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7-04浏览次数:187

孔明出嫁

薛富兴

    自屈原作《离骚》,以男女喻君臣就成为一个传统,而《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恰就是一出“孔明出嫁”的好戏。

凭孔明那一肚子本事,只要他肯出山,不管投奔谁,都会有一个可观的位置,为什么还非要“三顾”而后可这么费事呢?

“一阴一阳之谓道。”以男女间事说尽人间秘密,这正是古老东方智慧的绝妙之处。夫为妇纲,君为臣纲,在人间这座金字塔中,为人之臣与为人之妻的道理与命运其实是一样的,都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一生交由别人去支配。将要为人臣的孔明先生能不像一个快出阁的女子,格外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吗?

常言道:刘玄德三顾茅庐而得孔明,此言差矣。其实,早在“三顾”之前,孔明就已属意于刘郎了。“隆中对”透露:孔明先生足不出户而对未来天下三分局面了然于心。换言之,曹、刘、孙三家到底能成多大气候,孔明早已心中有底。若他真的倾心于曹操的天时或孙权的地利,还轮得上刘郎“三顾”吗?实际上,孔明早已抱定“大汉正统”的观念,因而看上了刘备的“皇叔”身份。只是今日之“皇叔”是否就是将来的明君还未敢料定,因此上,才有了诸葛择偶的最后一场戏——“三顾茅庐。”

    能找着意中人当然是幸运的,但这无论如何同时也意味着要交出自己的后半生。决定了出山的孔明先生,其心境当与一个不日就要完成大礼的新娘同:为人妻后的种种束缚与劳作,怎能不让人十二分地留恋自己的女儿身,留恋娘家的无拘无束呢?

像所有的封建文人一样,孔明也有着双重的心理情结。一方面从小被告知:治平天下,为王前驱才是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因而他身卧茅庐而筹划天下,“常自比管仲、乐毅”。另一方面,身逢乱世而隐于“卧龙岗”,说明他又醉心于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想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文人。 

凭孔明的智商,他对刘备的来访及出山后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没有逆料。也许,他还正为刘郎的迟迟不肯露面而有种少女怀春式的隐忧呢。但是,得知刘郎果真就要前来登门求婚时,孔明心中还是不能不有一惊。卧龙生涯虽嫌消极,但起码在心理上是完整的,既可享受田园自由人的实惠,又可在天下局势的操演中慰藉自己的入世情结。今天一旦出山,就不得不彻底割舍乱世闲人的生活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怎能不让人心烦呢?

刘备前两次造访不遇。孔明哪里去了呢?书中没有交待。想必先生是有意出走,去独自体验那将完整的人格撕为两半的痛苦,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卧龙岗投去最后深情的一瞥吧。如果他能为我们留下一篇《别卧龙岗赋》,我想一定精彩,肯定会与陶潜明的《归去来辞》合为双璧。

婚礼当然是重要的,历来都被认为是喜事中的喜事。然而对于新娘来说,它不仅是对明日幸福的庆典,同时也是对自己昨日女儿身的祭奠,是以喜剧面目演出的一场深沉浓烈的悲剧,是含笑与昨日吻别,是往日自由的葬仪。孔明先生正需要这样一种仪式,“三顾茅庐”同时也正是孔明的婚礼。

可以想见,两顾之后,孔明已做出最后的抉择了,因此他才会有意在家里等候刘郎的最后一访。他心里很清楚,这第三顾就是他作为独立文人最后的潇洒了。现在自己还居主动,一旦委身于人就全由不得自己了。没有哪个人的婚礼像孔明这样冷清。前两次他根本就没有露面。然而孔明正是要在这极度的清冷中最后体验、发挥一下文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境界。在进入洞房前最后拿一下架子,玩儿一下清高,是可以理解的。待得出了洞房,为人臣之后,他孔明本事再大,还敢在皇帝面前使性子,还敢一睡方休吗?没有的事儿!

且欣赏一下孔明从容地与自己的女儿身告别的最后一幕:

刘备:有劳仙童转报,刘备来拜见先生。

童子: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

       半晌,先生未醒,……

        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又立了一个时辰,才醒。]

孔明: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有俗客来否?

童子: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

孔明:何不早报?尚容更衣。

      [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显然,孔明是使足了性子,睡得不耐烦了,才起床的。当刘备在堂下站得脚困,等得心烦时,孔明正躺在席上窃喜,正在体验一种奇妙的快感。这里是二人的内心独白:

孔明:伙计,耐着点性子,等着吧!你以为新郎官儿是好当的?

刘备:哼,看我回去不收拾你!

“老三,给我好好看着点儿,干完大事儿,我还要回来的!”这是孔明离家时甩下的最后一句话。但是,自远嫁西蜀,孔明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饮恨五丈原,再没能回过他的卧龙岗。

1996年10月